白平衡 - 瞭解數位攝影的白平衡
本文翻譯自Exposure Guide
採重點式翻譯,並非依順序逐字翻譯,若有疑惑請參考原文。
採重點式翻譯,並非依順序逐字翻譯,若有疑惑請參考原文。
白平衡(White Balance, WB)是數位相機最重要的設定之一。想像你想在拍攝陰天時漂亮的海浪打在岸上,聽起來有趣嗎? 如果你的數位相機沒有使用正確的白平衡設定,你的照片可能和實際上不同。為了讓照片有接近實際色彩的漂亮曝光, 你必需學習正確的設定數位相機的白平衡。
1. 色溫(Color Temperature)
- 要瞭解白平衡的概念,要先瞭解色溫
- 色溫是可見光的特徵
- 可以用Kelvin (K)作為色溫的單位,及描述色溫
- 具較高色溫值或Kelvin值的光會較偏向藍色
- 下表是不同光源的色溫
2. 光如何影響顏色?
- 你可以注意到一些在鎢絲燈泡下拍的照片看起來偏橘/黃,在日光燈下拍的照片看起來偏藍
- 這是因為每種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溫
- 數位相機可以感測到反射到感測器上的光線的光譜是紅色、綠色、藍色
- 在正午的太陽下拍的照片具有全光譜(白色陽光),這時候拍的照片會最接近真實的色彩
- 沒有調整數位相機的白平衡時
- 在鎢絲燈泡(白熾燈泡)下拍的照片,會呈偏暗橘色
- 在日光燈下拍的照片,會呈偏淺藍色
- 如果瞭解相機和相機的設定,就可以將顏色往期望的方向調整
3. 為何要調整白平衡?
-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顏色性質
- 在人工光源下拍攝照片,會傳送較低的色溫給感測器,這種光的顏色接近鎢絲燈泡的紅色,會導致照片變的偏暗燈或暗黃色
- 人類的眼睛可以自動調整不同光源和色溫來感應正確顏色
- 相機需要針對不同光源進行調整才能還原真實的顏色
- 透過調整數位相機的白平衡設定,可以將照片的顏色調成想要的光源或色溫,以產生最接近真實色彩的照片
4. 內建的白平衡設定

- 自動(Auto)
- 自動設定會依據不同光源,自動調整白平衡,但你可以試著使用其它模式看能不能得到更好的成果
- 鎢絲燈(Tungsten)
- 這模式用在光源是小燈泡的時候,例如鎢絲燈泡
- 室內拍攝時常會使用這個模式
- 補充:台灣室內大都是用日光燈,只有一些餐廳是用鎢絲燈
- 使用鎢絲燈設定會讓照片的色溫偏向冷色系
- 補充:鎢絲燈的光源下,會讓環境看起來是暖色系,用白平衡將照片的色系往冷色系調整,只是中和而已,並非把相片真的調成冷色系
- 日光燈(Fluorescent)
- 這個模式可以補償日光燈的冷色系,將照片變得更明亮溫暖
- 白天(Daylight)
- 這個模式用在白天戶外天氣正常時
- 很多相機沒有白天(Daylight)模式
- 多雲(陰天)(Cloudy)
- 這個模式用在白天戶外多雲天氣時
- 這個模式會將畫面變的更暖色系
- 閃光燈(Flash)
- 閃光燈模式用在沒有足夠光源時
- 這個模式可以在低光源時取得正確的白平衡
- 陰暗(Shade)
- 在陰暗的地方拍出來的照片通照會較偏冷色系或偏藍
- 所以拍攝陰暗的物體時需要使畫面偏向暖色系
5. 自訂白平衡(Manual White Balance)
- 使用者也可以手動調整數位相機,設定一個白色物件作為參考點,可以讓相機知道真正的白色現在看起來是什麼顏色
- 在光源會變化的環境下,手動調整白平衡來補償照片是很有用的
- 像白天早晨和傍晚的天色就很容易變動,相機很容易感測到不同亮度的變化
- 使用者在這種時間拍照時,需要正確的設定白平衡
- 要手動設定畫面的白平衡,需要先將相機對準一個純白的物體,設定曝光和焦點,並按下按鈕來?用
- 相機可能會花幾秒來處理自訂白平衡設定
- 相機會持續使用這組白平衡設定,直到下次設定白平衡
6. 結論(Conclusion)
- 一些人認為使用內建的設定是外行的行為
- 但有時趕時間根本就無法一直手動調整設定
- 記住,使用這些模式可以更瞭解攝影,並更容易在不同環境下調整出理想的設定
- 如果感到疑惑,可以先用自動模式,然後再手動調整設定
- 放心嘗試各種模式,並試著熟悉各個模式,不會設定時至少還有自動模式可用